專欄

【AQ樂世界】#86

30

Apr
2024

過去無論在專業人士還是一般愛樂者心中,拉赫曼尼諾夫 四首鋼琴協奏曲與《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》,都屬於高難度、炫技級的協奏曲。拉赫曼尼諾夫有雙可單手橫跨十二度的大手,本人又是位傑出的鋼琴家,所以為自己演出所寫的協奏曲,自然優先考慮本身的能力。於是,不自覺地寫出這幾部要求高超技巧的作品。演奏者須具備彈奏快速音階、琶音與音群、厚重和弦,以及精確大音程跳躍的技巧;既要詮釋音樂中的戲劇張力與情感,還要有體力與耐力和整個管弦樂團抗衡互動。曾經有個鋼琴家友人告訴我,她天天勤練伏地挺身,只是為了演出第三號鋼琴協奏曲。

這些作品過往以第二號與《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》的演出頻率最高。在電影《鋼琴師》(Shine)捧紅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之後,漸漸有鋼琴家嘗試以二、三晚的時間,馬拉松式演完四加一首協奏曲。

近年來,鋼琴家的演奏技巧愈來愈好,這樣的音樂會型態變得很普遍。可惜的是,這些音樂會往往被鋼琴家拿來當成「特技表演」的場合。只要連續用音符轟炸音樂廳兩、三個晚上,就能得到聽眾如雷的掌聲與讚嘆聲。

前陣子看到王羽佳和內澤特─塞甘(Yannick Nézet-Séguin)指揮費城管弦樂團合作拉赫曼尼諾夫五部作品時,兩人同時佩戴心跳監測器的新聞。原本只想當成一則花邊趣聞,但是看到樂團剪輯的宣傳影片時,我心裡不禁納悶:這代表什麼?音樂系體育組鋼琴大賽嗎?

為了紀念拉赫曼尼諾夫一百五十歲冥誕,普雷特涅夫(Mikhail Pletnev)很自然也安排一系列這樣的馬拉松演出。除了與正常編制的樂團合作,四月在鹿特丹的「普雷特涅夫拉赫曼尼諾夫音樂節」,很意外是與小編制的鹿特丹小交響樂團(Sinfonia Rotterdam)合作。樂團編制小,自然讓人期待聽到層次透明、聲音較輕盈的拉赫曼尼諾夫。

可惜鹿特丹多倫音樂廳(de Doelen)是個音響效果非常奇特的場地,像一個音響大燜鍋,第一次感到音樂像是雙手戴厚手套鼓掌的感覺。雖然是「非戰之罪」,但是原本想表現細緻紋理的企圖也就打了折扣。

拉赫曼尼諾夫作品除了技巧複雜,還有一大特色,就是旋律優美、情感豐沛而且歌唱性十足。於是一些知名主題往往被改編成各種單曲演奏,更有艾瑞克‧卡門(Eric Carmen)等歌手把拉赫曼尼諾夫作品改編成流行歌曲。因為這樣的抒情性,這些作品比其他作品更要求獨奏家與指揮必須講同一種語言,塑造同一種氛圍,最好還能相互對話,彼此烘托。

我還記得十幾年前,我聽到普雷特涅夫指揮樂團與盧岡斯基(Nikolay Lugansky)彈奏鋼琴,彼此默契交融,一起打造出來讓人難忘的動人深度與壯麗。這次藝術節的指揮阿爾芬(Conrad van Alphen),雖然算是中規中矩,但顯然不是能與普雷特涅夫深度對話的人,好比舞台上兩個功力有差距的演員對戲,總覺戲感無法完全連貫。樂團的水準也僅能守成,在一些很明顯普雷特涅夫要求管弦樂效果的段落,仍讓人心中有小小的遺憾:如果這些音樂家的獨奏氣質再強一點就好了。

雖然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本身寫得效果恢宏,很容易做出表面效果,普雷特涅夫卻為這些作品找到一套內斂而且細膩的全新呼吸點,而且收放自如,讓人感覺不到背後其實有極強大的技術做後盾。普雷特涅夫的演奏之所以如此受到喜愛,在於他總在音符之間打造許多獨門的修飾。例如音符之間的強弱對比,觸鍵輕重與延音長短,都是提供細心聽眾的加值獻禮。普雷特涅夫曾因不滿意鋼琴效果而暫別鋼琴獨奏舞台(其任性可見一斑)。

後來河合鋼琴 願意為他量身打造專屬鋼琴,才促使他復出獨奏舞台。近年雖然已經多次體會到河合專屬調音的優點,但是這一次聽普雷特涅夫用它演奏拉赫曼尼諾夫,對鋼琴的威力有更進一步的體驗。

短短一個樂句就讓普雷特涅夫能隨心做出很多顏色與明暗對比,尤其後兩天的安可曲,那精緻、音色美到薄如蟬翼的拉赫曼尼諾夫D大調第五號前奏曲與蕭邦降E大調第二號夜曲,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,也讓我懷疑其他鋼琴能否做出相同的效果。三天五首協奏曲聽下來,剛過六十七歲生日的普雷特涅夫果然演奏已達「從心所欲」的境界,顯得更老成、獨到、揮灑自如,自成一宇宙。能讀懂並呼應他音樂邏輯的,自然能從他驚奇處處的詮釋中,得到無比的滿足。

上次見到普雷特涅夫是在廈門。四年半不見,人與世界都發生巨大的變化,不變的是見到老友的開心。互相擁抱之後,普雷特涅夫立刻說「九月,九月我會去台灣」。

時間是九月十二、十四日,不是指揮樂團,不是獨奏會,也不是彈奏鋼琴協奏曲,而是和瑞典小提琴家洛札科維奇(Daniel Lozakovich)合作舒伯特、葛利格與法朗克的作品。在歷年的表演舞台上,這是他很少扮演的角色。相信是喜愛普雷特涅夫音樂的愛樂者,不能錯過的良機。

文/陳效真(音樂文字工作者) 返回上一頁